十月金風,拂過田埂催熟了秋日的收成,也吹熱了龍鋼公司的軋鋼生產線。農家地頭,人們彎腰忙碌著迎接一年的收獲;鋼鐵廠區,機器轟鳴不歇,一群有志青年借著秋日“搶收”的昂揚勁頭,在鋼鐵洪流中耕耘屬于自己的“豐收”。他們用青春堅守與硬核擔當,奏響了秋日一線生產的激昂樂章。

匠心護“機”,高原飛的“設備守護戰”
晨光微寒,軋鋼生產線已是熱氣騰騰。鉗工班班長高原飛提前半小時到崗,手里攥著扳手、提著點檢儀,開啟了一天的“設備把脈”。
8點整,軋機啟動,如鋼鐵巨擘般吞吐紅坯,帶鋼裹著熱浪似銀龍穿梭其間。高原飛的腳步沒停過:蹲下身測軋機軸承間隙,湊上前查傳動齒輪磨損,伸手摸液壓管路是否滲漏,哪怕設備外殼沾了一絲異常油污,他都要順著痕跡找到源頭。“設備就是生產線的‘莊稼’,得天天守著才放心。”他總這么說。檢修窗口期一到,他立刻帶領班組沖上去,拆零件、換部件、做調試,動作利落不拖沓,在軋機轟鳴里筑起設備順行的“秋日防線”,為軋鋼高質量生產把好第一道關。
守爐護“熱”,黃鵬飛的“熱力守護記”
廠區的秋風帶著涼意,加熱爐區域卻熱浪灼人。爐內烈焰烤得鋼坯通紅,爐外溫度直逼40℃。90后加熱爐工長黃鵬飛守在這里,悉心照料著生產線的“熱力心臟”。
走進加熱爐操作區,最先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熱浪。操作室特意留著暗,方便透過觀察窗緊盯爐內,跳動的火焰映紅了黃鵬飛的臉,他的目光死死鎖著鋼坯,手指在控制臺上靈活起落,溫度差0.5℃、壓力波動0.1MPa,都逃不過他的眼睛,“鋼坯加熱不均,后續軋制全白費,必須精準到毫厘。”
每小時一次的巡檢,他雷打不動:繞著爐體查爐門密封,湊近燒嘴看燃燒狀態,盯著輸送軌道校準鋼坯推進節奏,身影在熱浪與秋風間來回穿梭。有次鋼坯加熱出現溫差,他連夜翻資料、調參數,直到爐內溫度穩定才離開;爐體偶發小故障,他主動留下來協助維修,直到設備恢復運轉。他用細致與堅持,為生產線源源不斷注入“熱力”。
精軋守“質”,徐樂的“品質保衛戰”
十月中旬的田野間,處處是“搶收”的忙碌景象;軋鋼精軋區域,同樣是一片“搶干”的熱潮。軋鋼見習副工長徐樂的身影格外忙碌。他借著這股秋日干勁,把“守好帶鋼品質”的責任牢牢扛在肩頭。
精軋機前,他的腳步總是急促卻穩,從操作臺到軋機旁,往返跑著調參數;俯身查看輥縫精度,指尖劃過帶鋼表面查瑕疵;換輥時協調班組銜接,生怕耽誤一分鐘。“帶鋼質量就是‘收成’,半點不能馬虎。”遇到帶鋼表面出現細微劃痕,他立刻召集班組查原因,從原料到軋制參數逐一排查,直到問題解決;換輥任務緊時,他主動加班,和工友一起搬工具、卸舊輥、裝新輥,汗水浸濕了工裝也沒停下。他像田間搶收的農人,憑著“時不我待”的勁頭,守好每一班崗,護好每一米帶鋼。
田埂上,滿倉的收獲是秋日的答卷;生產線上,鋼水奔流、效益上揚是龍鋼青年的“豐收”。這群鋼鐵青年,雖身處與農田截然不同的戰場,卻有著和農人一樣的執著與擔當。他們借秋日“搶收”的勁頭護設備、保熱力、守品質,在鋼鐵舞臺上,用一場別樣的“秋收”,詮釋著奮斗的真諦。(龍鋼公司 趙婧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