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集團“雙碳”戰略的強勁驅動下,漢鋼公司燒結廠作為鋼鐵長流程的“源頭”和能耗排放的“關鍵一環”,毅然肩負起綠色轉型的重任,將“綠色方程式”深度植入生產管理與技術創新的骨髓,以鐵腕治污的決心和數字賦能的智慧,奮力書寫超低排放與能效革命的燒結篇章,為企業全產業鏈的低碳轉型筑牢前沿陣地。

數字革命,從“經驗燒結”到“智慧控碳”
漢鋼公司燒結廠將數字化、智能化作為破解環保難題的核心抓手,致力于讓每一度電、每一方氣、每一粒塵的來龍去脈都清晰可見。
完成碳排放數據體系的構建與核查工作,確保數據來源的準確性與權威性。針對燒結生產中原燃料計量等關鍵環節,成立了專項攻關小組,通過技術升級與流程優化,逐一擊破計量難點。依托智慧能源動態管控系統,成功實現了對主抽風機電耗、固體燃料消耗、煙氣排放指標等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控與智能分析,實現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實時、連續監測,顯著提升碳排放數據的精準度與時效性,使燒結過程從“經驗驅動”邁向“數據驅動”。
在推進系統集成方面,近期完成了除塵系統的集控智能化改造。通過加裝高性能PLC通訊模塊、模擬量模塊與開關量模塊,構建起穩定可靠的數據采集與控制網絡;同步開發并部署了全新的控制程序與可視化操作畫面,將全廠除塵設備統一接入中控室DCS/PLC系統,實現了對除塵風機、閥門、清灰裝置等關鍵設備的集中監控與智能聯動。該項目成功運行,不僅提升了系統響應速度,更實現了除塵系統與生產主流程的協同調控,為更深層次的碳減排挖掘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
技術蝶變,從“煙氣治理”到“資源再生”
近年來,漢鋼公司燒結廠對標國家超低排放最高標準,以“服務生產經營、解決生產瓶頸、保障生產順行”為原則,加速推進燒結機頭煙氣治理系統改造、燒結大煙道余熱回收利用等降本增效項目,如同為燒結機裝上了高效的“凈化器”,同時為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生產成本奠定基礎。顆粒物、氮氧化合物出口排放濃度穩定控制在超低排放水平。
在推進末端治理的同時,該廠開創“含碳固廢—燒結原料—降碳利器”的資源化新路徑。成功將煉鐵重力灰、活性炭末等含碳回收物料,作為部分燃料替代品精準回用于燒結工序,這種“變廢為寶”的模式,既從源頭削減了固廢產生量,也作為燒結燃料的有效補充,直接降低了焦末消耗與生產過程中的凈碳排放,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向奔赴。
通過推廣厚料層燒結、優化點火爐空燃比、實施環冷機余熱高效回收發電等一系列技術措施,有效降低了固體燃料消耗和工序能耗。其中,環冷機余熱回收項目實現了低溫廢氣顯熱的高效利用,年節約蒸汽消耗費用約110萬元。

管理躍升,從“制度約束”到“生態自覺”
綠色轉型,既靠技術“硬實力”,也靠管理“軟實力”。漢鋼公司燒結廠構建起覆蓋全員、全流程的環保管理體系,設置“紅黃藍”三色預警機制,搭建環保數字監控平臺,實時采集監測點數據,生成環??冃?ldquo;健康碼”,實現管理可視化。
面對物料運輸、儲存、轉運過程中的揚塵難題,漢鋼公司燒結廠系統性實施“棚化、倉化、密閉化”的治理策略,通過搭建大型抑塵網與密閉料棚、配備高效布袋除塵器、全線封閉皮帶通廊,并輔以智能聯動的霧炮噴淋系統,實現了“用礦不見礦、運料不見塵”的清潔生產愿景。(漢鋼公司 寧 蕾 蔣維明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