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龍鋼公司鐵前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“一切成本皆可降”的理念,以服務生產大局為己任,緊盯生產經營關鍵期,主動作為,通過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舉措,消除隱患、破解瓶頸、壓降成本,助力公司打贏扭虧脫困突圍戰。
撐起“保護傘”曲線監控讓設備安全更直觀
“單系統供料,能不能再增加一套系統更保險?”這個問題,450㎡燒結機電工班長杜偉已經琢磨了許久。龍鋼公司450㎡燒結機取料2#帶自投運以來,一直采用單系統供料模式,其電機配備的老式熱繼電器保護功能響應遲緩,且缺乏電流曲線監控裝置,存在保護失效導致電機燒壞的風險,一旦故障,將直接影響系統穩定供料。
“在原系統上做改造,用最小投入創造最大效益。”一場“四種經營理念”大討論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,讓杜偉茅塞頓開。說干就干,他帶領班組人員迅速行動,將原裝老式熱繼電器升級為4~20mA輸出的電流傳感器,并在主控室操作畫面中增設電機電流實時顯示及監控曲線圖。改造后,設備運行電流直觀可見,歷史曲線隨時追溯,保護更精準、更主動。經測算,此次改造每年可節約維護費用3.3萬元,真正實現了“小改造”撬動“大效益”。
巧架“智慧橋” 智能聯控讓生產節能更高效
以數據感知工況,用算法決策運行。龍鋼公司噴煤除塵系統長期處于24小時不間斷高能耗運行狀態,不僅能耗偏高,還增加了設備損耗,成為煉鐵生產線上亟待攻克的“技術堡壘”。如何破局?技術團隊將目光投向智能改造,決定為系統搭建“數字神經中樞”,用智能互聯激活設備潛能。
一場技改攻堅戰就此打響。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術團隊通過加裝通訊處理器與無線網橋,成功搭建遠程集中控制平臺,將除塵系統所有運行信號實時匯聚到主控室大屏,形成清晰的數據監控畫面。同時,對差壓反吹控制程序進行深度優化,讓除塵系統與皮帶運輸機形成“節能搭檔”,實現精準聯動,皮帶運輸機運行時,除塵系統同步啟動;皮帶停機時,除塵系統自動關停,徹底告別“空轉”模式。改造效果立竿見影,不僅大幅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,消除了設備頻繁啟停的安全隱患,每年可節省電費21.9萬元。
筑牢“防護盾”“四新”技術破解生產頑疾
龍鋼公司燒結原料系統堆料機滑環箱長期受潮氣困擾,高壓拖纜也由此頻繁出現故障,這一問題一度成為困擾生產的“老大難”。面對這一困境,電氣技術團隊迎難而上,打破傳統思維,大膽引入“四新”技術,摒棄傳統吸濕材料,選用半導體冷凝式恒溫除濕器,為滑環箱打造出一件科技感十足的“防潮鎧甲”。這種新型除濕設備基于熱電轉換原理,內置智能芯片,可實現溫度和濕度的全自動調控,除濕效果穩定可靠。同時,團隊還自主開發智能監測系統,融合自動蒸發排水技術,實時追蹤并顯示溫濕度數據與設備運行狀態,一旦數值超標,聲光報警裝置即刻“拉響警報”,提醒維護人員迅速到場處理。
據悉,此技術的成功應用,不僅根治了滑環箱的“濕疾”,更成為“四新項目”在生產一線落地的生動實踐,為推動設備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“新樣板”。(龍鋼公司 白延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