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時光荏苒,五年拼搏讓我從初入職場的專業‘小白’蛻變為獨當一面的業務主辦,首個職業目標已圓滿實現,而今正以全新姿態迎接下一段征程。”2020年加入龍鋼公司的李彬彬在回顧成長歷程時,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。他坦言,企業搭建的成長平臺,讓自己的努力有了清晰的方向,得以快速成長。
近年來,龍鋼公司始終將青年職工培養作為重點工作,通過價值引導、成長規劃、知識傳授和實踐能力培養等措施,為每位青年職工配備“三師”幫扶團隊,助推青年人才快速成長、挑起大梁,在崗位上“冒尖”出彩,為企業發展注入青春動能。
從“旁觀”到“參與”的轉變
“以前遇到問題要翻好幾本資料,現在一本手冊就能解決。”聽到同事們的評價后,93年出生的李彬彬心中滿是成就感。
作為業務主辦,他給自己設定了課題:如何更好地發揮公司計量管理職能?經過對緊急性和重要性進行綜合評價,最終他決定匯編一本方便大家系統學習、隨時翻閱的管理手冊。在“學者”——“編者”——“學者”角色的不?;Q中,李彬彬的專業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,也讓他體會到知識轉化帶來的雙重價值。目前,《測量管理體系手冊及程序文件》已自主印刷40冊,并作為計量管理人員的“案頭工具書”供大家使用。
從“技藝”到“匠心”的傳承
“排除故障,就得有這股子鉆勁兒!”00后電工班長麻建飛連續三天攻堅克難,拆解家中臺燈進行模擬波形實驗,最終鎖定煤氣分析儀誤報的癥結所在,并通過加裝定制裝置徹底解決問題。
他以“六型”班組建設標準為抓手,通過創新思維、方法和技術,全面激活班組內生動力。每周三開設“技術課堂”,系統講解故障復盤、跳閘分析及處理技巧,進行經驗共享;在班組墻面懸掛86張電路圖,打造可視化學習環境;針對技能薄弱員工推行“訂單式”培訓,一對一陪練直至獨立作業。在他帶領下,班組修訂21項操作指南,新人培養周期壓縮50%,實現煤氣設備“零事故、零延誤、零投訴”目標。
從“新手”到“骨干”的躍遷
“愛琢磨、善思考、敢創新、勇擔當”是同事們對薛毅龍的共同評價。
憑借這些品質,他從職場新人迅速成長為班組中堅力量。他將“精細”融入日常:工作間隙埋首書海,筆記本密密麻麻記錄著關鍵參數;現場作業時隨身攜帶筆記本,抓住機會向老師傅虛心求教;每日雷打不動地復盤總結,沉淀經驗。無論是機車點檢潤滑時的嚴謹操作,還是突發狀況下的冷靜應對,他始終全神貫注、眼觀六路,精準捕捉線路異常并迅速反應。巡檢中,他細致排查軌道、道床、路基的每一寸細節,用扎實行動守護鐵路運輸安全。
在公司的精心培育下,一批像李彬彬、麻建飛、薛毅龍這樣的青年職工,正以“加速跑”的姿態成長,在崗位上綻放芳華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。(龍鋼公司 劉王麗)